古城区保护与开发中居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大栅栏地区为例(节选)
作者:张洁琼、陶新宇、吕泽婷、蒋天翔、韩文榕   2018-12-07 15:06:38

古城区保护与开发中居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大栅栏地区为例(节选)

2018“调研中国”30强团队-中国传媒大学团队

团队成员:张洁琼、陶新宇、吕泽婷、蒋天翔、韩文榕

指导老师:王宇英

一、研究背景

北京大栅栏泛指包含大栅栏街、廊坊头条、煤市街的一片地区,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建立于明代,从清朝开始繁华至今,1999年,大栅栏、东琉璃厂地区分别被列入划定的北京旧城的25片历史保护区,之后两片区域合并,2015年被列为北京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近20年间,大栅栏东面的前门大街、西面的南新华街、南面的珠市口大街做了扩宽修建,而大栅栏地区内部的煤市街、琉璃厂东街、杨梅竹斜街等也做了修葺,虽然有的街道修旧如旧,但是也使大栅栏呈现出与周边街区截然不同的风貌,像一座被切割的1.2km2的历史孤岛。

近几十年,大栅栏地区经历了一系列改造、整治。建设了诸如自来水、电路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整修、翻新了一些破败的院落。对一些重要的街道,则进行了整体的重建,重建后的街道地面砖瓦整齐,两侧商铺店面规整。

大栅栏曾经是商业的集中地,戏园子、八大胡同、还有着很多远近闻名的商业街,马聚元、内联升、八大祥、四大恒、瑞蚨祥等老字号尽在其中。

在数十年的旧城改造与开发中,拆去了很多老东西,也建起了很多新东西;有原本街道风貌的破坏,也有更多方便胡同居民的新建筑的出现。在大栅栏的居民中,有痛失老城原来风貌、对改造效果不佳的不满,也有抓紧记录逐渐消失的老城建筑、文化的匆忙;有意无意间,他们的想法、观念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很多老城风物也成为了留在脑海中的回忆。

二、研究方法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研究,以口述史的方式,用影像和文字巨鹿大栅栏地区居民关于街区的记忆。找回城市记忆,挖掘历史文化,为老北京文化保护提供珍贵的文献,为历史名城的保护建言献策。

通过口述史的资料进行总结,研究大栅栏街区的改造过程中的居民城市观念,理解居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模式以及社会和时代变迁的轨迹。

通过记录街区居民生活的口述史,挖掘城市的传统文化, 找寻北京城历史发展中的城市记忆。

以人为本,通过研究居民价值观念的变化,对过去城市治理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与反思,从而为古城改造与开发提供帮助。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三位大栅栏居民的个人口述史,我们对近10年、近30年、近60年大栅栏的变化及居民观念变迁有了一些新的总结和发现。

首先,大栅栏街区的改造缺乏多样性,长期陷入在一种趋同的模式化改造之中。正如拉尔斯和贾勇所提到的那样,大栅栏街区不同的街道本来是各具特色,每一个街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但伴随着旧城改造与开发,许多胡同已经消失在城市化进程中,而现存的胡同也按照统一的样式进行改造,目前能够凸显出文化与外观独特性的仅有杨梅竹斜街一条,其余胡同建筑都在日积月累的改造下逐渐趋同,失去了其原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造成了北京胡同文化的快速消逝。

第二,街区改造使得老字号店铺流失严重,大栅栏作为老北京著名的商业区,建国前有许多经典老字号,商品质量和口碑都属上乘,为大栅栏的文化增添了别具一格的色彩。但是随着胡同改造,租金上涨,老字号传人离开以及店铺扩张、转售,所谓的老字号店铺早已经是名不副实,要么已经不见踪影,要么就是空有一副招牌。老字号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也是一个城市名片和记忆,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技术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街区改造造成了老字号的衰落,使得一些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逐渐失去传承, 从而引发文化断层现象。

第三,在居民观念的变迁上,我们发现大栅栏街区的北京原住民从七八十年代的渴望搬离胡同过渡到现在自发地承担起保护胡同文化的任务,居民对于胡同文化的保护意识日益加强。正如原住民之一的贾勇所言,随着胡同拆除的速度越来越快,他想要留住“胡同文化”的愿望也就越迫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土重迁”现象的一种表现,也体现了北京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居民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急于摆脱贫穷的状态,渴望住进新楼房,精神上更加重视经济情况,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如今的人们则更加关注文化层面。

第四,胡同的减少导致了胡同文化的没落。胡同作为老北京的重要象征,在漫长的发展中衍生出独特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胡同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代表着北京城的历史积淀和精神风貌。随着胡同的减少,失去根源的胡同文化也在逐渐衰落。

四、意见及建议

(一)旧城改造要注意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

大栅栏地区的改造经历了“大拆大建”到“修旧如旧”两个过程,从拆除到重建,大栅栏地区的部分胡同在改造中得到保留,却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变成了设计师对于胡同自我解读。对于历史越悠久的地方,旧城改造的难度也就越大,胡同是北京历史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北京的文化积淀和宝贵财富,旧城改造不能一味仿古,更不能脱离原有特色而盲目改造。

我们的采访对象之一的拉尔斯在二十年就已经来到北京,来到大栅栏,目睹了大栅栏地区的改造过程。拉尔斯提出,他曾在国家图书馆寻找资料时看到一张鼓楼的老照片,照片里,鼓楼附近某个地方张贴着当时的电影放映公告。他认为,如果不是这张照片,没有人会想到这片地方原来是放电影的,而现如今在改造的过程中,那片地方已经变成城墙,并没有特别之处,这是忽视了细节,理所当然的翻新。

如今,大栅栏依旧处于改造的过程中,拉尔斯结合二十年的经验提出了“翻新不能单纯靠想象的标准,而要有依据、重细节地改造”的独特观点,我们同样认为旧城改造一定要从保护为出发点,有所依据地进行改造。因此,我们建议,在改造过程中,既要注重把握历史特色,也要多与大栅栏当地原住民讨论,听取居民声音,这样不仅能知道翻新时什么应该保留下来,还能了解如何翻新,会留住大栅栏的特色,留住大栅栏的北京味。

(二)注重影像资料保留文化

习惯成自然,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贾勇,原本应该像别的居民一样,对大栅栏的变迁和老北京文化的消失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因为他的敏感和对“原生态的东西”的喜爱,让他在大栅栏改变的第一时间就有所察觉,捧起相机,在它们消失前的最后一秒按下快门。大到整个北京,小到贾勇家门前的那条街道,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不可阻挡,但是贾勇的照片像活化石一样,把古老的文化留存下来。

贾勇也表现出了他目前的担忧,他所记录下来的关于大栅栏街区的影像资料只是在摄影圈和外国人那里受到了欢迎和欣赏,而在本地居民中鲜为人知,也鲜少关心。随着城市改造,居民的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生活习惯也会与以前相比有所不同,但是影像资料既能为日后的修复改造提供参考,也能保留下街区优秀文化的剪影。因此我们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引导,举办相关文化节,扶持有才华有能力的个人及组织,通过推动影像记录和展出进一步激发当地居民对“胡同文化”的认同感。

(三)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

老字号是中国工商业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起来的民族品牌,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价值。大栅栏作为有名的商业区,原有许多有名的店铺,其中包括郭徳瑞的锦盒店,拆迁、租金上升、业态调整、选择性招商的影响让这些老字号传人不得不放弃本行,改作其他买卖。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大栅栏街区改造后,许多店铺都变成了现代的咖啡馆、饭店等,随着打着老的招牌,实际上已经是面目全非。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老字号遇到了诸多挑战,如经营机制落后,假冒现象严重,商铺选址困难等,从而持续走向衰落。我们认为,当地工商、文化部门为了保护中国老字号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帮助其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老字号经营网点的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量考虑到老字号原址原貌的保护,涉及到店铺原址动迁的情况,应将其妥善安置到合适的经营地点。

加强老字号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仿冒商标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引导和支持老字号建立品牌影响力。

帮助老字号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鼓励老字号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技术,支持老字号开展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